根據《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等三個文件的通知》(粵辦發[2018]56號),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教育部關于《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發改社會〔2019〕590號)的工作部署,結合《廣東省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工作方案》(粵發改社會函〔2019〕3514號),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高端產品制造、綠色低碳為目標,發揮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在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辦學改革中的作用,不斷優化公司與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在廣東省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中的成功模式,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發展,發揮企業引領示范作用。
企業生存和可持續性發展離不開人才,人力資源是企業的首要資源,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建有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和CNAS認可的實驗室,有著較強的科研開發實力,按照《關于廣東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入庫培育的通知》(粵發改社會函〔2020〕1937號)和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廣東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廣州市)入庫培育的通知要求,利用公司技術和品牌優勢,通過與各高校、科研單位、技工學校緊密合作,依據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藍本,為實現年產一百億元規模企業的目標,從產品研發、工藝創新、技術突破、市場開拓與研究、人才培育等方面,開展企業轉型升級活動。
產教融合工作,以校企協同創新,?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的實際出發,不斷提高企業的新產品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引領行業共同發展。主要工作:
一、針對電線電纜制造行業,廣東省內沒有系統專業培訓學院的特點,利用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原開辦技工分校的有利基礎,建立“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專修學校”,與廣州市的職業學校(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等)校企合作,共同開辦“電線電纜制造”專業技能培訓,培養職業技能人才,同時服務于省內同行企業。
二、結合公司六十多年專業生產電線電纜的堅實基礎,依據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和新發布的職業(工種),結合廣州市內欠缺“電線電纜制造工”這一緊缺工種的技能鑒定或職業能力評價機構的實際,建立應用型人才評價體系,申報設立“電線電纜制造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通過校企合作,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從五級到一級的職業技能等級,面向公司內部員工和社會同行業的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人才評價,為電線電纜制造技能人才發展通道提供暢通渠道。在評價體系運行成熟后,逐步推廣行業上下游工種技能人才的評價。
三、與哈理工、暨大、石化學院、廣工等高等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從產品、材料、設備、工藝等多方面,推進校企協同創新,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和創新平臺,推動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制度化。
四、根據公司的實際科研能力,為了更有效地吸收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引進外部核心技術和消化科研成果,通過與多家高校科研緊密合作的課題,以項目培養吸納高端人才,有計劃地推進科研課題人才建設。基于在電線電纜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經營管理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有著雄厚的實力和明顯的優勢,已具備組建博士工作站的條件。通過申報建立博士工作站,利用與高校合作的有利條件,每年引入2~3名博士入站工作,開展課題研究,制定具體的科技研發方案,重點突破行業領域內的技術難關,并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具體研究方向包括:電線電纜制造工藝及工裝創新、絕緣材料研發、導體性能及材料研究、產品質量智能化監測與控制、生產設備與智能化開發、電線電纜及關聯新產品研發、經濟政策與電線電纜市場的關系研究等領域。及時了解國際電纜電線領域技術革新的最新資訊,確保公司產品研發與世界同步,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協助高校、技工院校學生實訓教學活動,以人才孵化作為公司重點課題之一,創造條件為各層次人才發揮聰明才智搭建平臺,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制定和完善良好的、可操作性強的人才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培養與引進并重、激勵與壓力并重,打造一支梯隊相對合理、素質較高、穩定的人才隊伍。
?
廣州電纜廠有限公司
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